产品中心
浙江BY-Z05研磨清洗综合污水处理;
超声波清洗废水处理设备采用物化气浮和催化氧化工艺+生物膜处理+加药沉淀+机械过滤或膜处理的装置系统,并设置了调节池、催化氧化、缺氧段和好氧段(好氧段
部分出水回流至缺氧段),去除污水中的COD、BOD、SS、氨氮,后再经过自动加药沉淀和过滤系统的工艺,以去除污水中的不可降解残留物,确保出水
达标。该工艺操作简单,处理
效果好,运行稳定,已取得多次成功的经验,是一种目前较为成熟的适用于石化行业和机械加工等污水处理的工艺。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超声波清洗废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
沉淀池分为混凝区、絮凝区、预沉淀区和斜板沉淀池四个部分,原水先投加混凝剂,通过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保证的速度梯度,使混凝剂与原水快速混合。进
入絮凝池,再投加絮凝剂,在池内的搅拌机搅拌下,对水中悬浮固体进行剪切,重新形成更大的易于沉降的絮凝体。进入沉淀池,沉淀池分为预沉区及斜管沉淀区,在
预沉区中,易于沉淀的絮体快速沉降,未来得及沉淀以及不易沉淀的微小絮体被斜管捕获,出水通过池顶集水槽收集排出。
1、混凝池
对于沉淀池的前混凝池,在混凝池中设置快速搅拌机,使投加的混凝剂快速分散,与池内原水充分混合均匀,用以形成小的絮体。混凝剂的投加量需通过优化烧杯
试验确定适当的投加率。
2、絮凝池
絮凝池分为两个部份,由慢速搅拌反应区和推流反应区组成串联反应单元,絮凝过程,经过混凝的原水从搅拌反应器的底部进入絮凝池内源性导流筒的底部,絮凝剂加
在涡轮的底部,原水、回流污泥和助凝剂由导流筒内的搅拌桨由下至上混合均匀。在导流筒周边区域,主要是推流使絮凝以较慢的速度进行,并分散低能量以确保絮凝
物增大致密。获得较大的絮体,到达沉淀区内快速沉淀。其中推流反应区混合液进入预沉区域的速度,即要保证矾花不在此处沉积。同时,从反应池到预沉池的转移速
度仍需限制在低于0.056米/s的范围内,以保证矾花不会发生破损。
3、沉淀池
斜板(管)沉淀池是根据浅池沉淀理论设计出的一种组合式沉淀池;水沿斜板或斜管上升流动,分离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板(管)向下滑至池底。 沉淀效率仅为沉
淀池表面积的函数,而与水深无关。当沉淀池容积为定值时,池子越浅则A值越大,沉淀效率越高。斜板冲洗系统为了保持长期运行过程中的功能效果,需要定期对进行
反冲洗。
影响因素:
1、进出水水量
进水量控制均匀稳定的进水量,配水均匀性对沉淀效果的影响很大,表面负荷在高峰流量不超过20m3/m2•h。
2、水力停留时间HRT
混凝池停留时间一般2.min~5min,絮凝停留时间一般5min~10min
3、加药量
药剂配置经验浓度PAC 10%-20%,PAM 0.1%~0.3%。投加量每吨水中分别投加PAC约1kg-3kg,PAM 0.01-0.03kg。
4、斜管沉淀池
根据实践表明,斜管沉淀池倾角越小,则沉淀面积越大,沉淀效率越高,但是会对排泥不利,所以倾斜角定在60度。斜管设计一般可采用下列数据:管径为25~
35 毫米;斜长为1.0 米;倾角为60°。斜管沉淀池的清水区保护高度一般不宜小于1.0 米;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1.5 米。
5、污泥回流
沉淀池控制的关键是活性污泥回流至絮凝池,与原始SS相互接触、吸附、沉淀,以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但回流污泥量如何控制是关键,如果没有足够的污泥,
沉淀池出水效果会比较差,如果污泥量过多,就会超出固体负荷的限制,泥床有上升的,澄清区斜管侧可能会有大面积跑泥现象。回流污泥主要通过调节回流泵流量
,依据沉淀池出水,确定污泥回流百分比。一般污泥百分比在3%~15%之间。絮凝反应区污泥质量浓度控制在120~180mg/L;
6、搅拌机速度控制
搅拌机转速确保聚合物搅拌充足和絮凝良好。如果转速过高,那么絮凝颗粒可能被打碎,如果转速过低,污泥可能会沉淀在反应池底部。凝聚搅拌强度控制在80
~120 r/m in,絮凝搅拌强度控制在15~20r/min。
7、泥位控制
泥床的作用在于为回流污泥提供足够的泥量,并提高污泥浓度。泥位的稳定性是判断高密池运行状况的一个指标。通过仪表监测污泥界面并以此为依据对排泥进行控制
和调节。确定高低泥位的界限。一般沉淀池污泥位控制在1.0~1.8m范围内